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12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麥瑋婷/1984-舊緣難了發行:光美唱片詞曲:林洲豪也許我應該該說抱歉 也許我們註定沒有緣也許我應該說聲再見 也許今後們很難再相見許多誓言我們還沒實現 卻在今夜我們感觸萬千面對著漫漫長夜 等待分手的明天眼前的你早已淚雙垂誰能夠為我們留住這片刻誰能夠為我們了斷這殘緣珍惜吧 這一刻  要愛得更多緊緊地擁抱你 因為明天要分手許多誓言我們還沒實現 卻在今夜我們感觸萬千面對著漫漫長夜 等待分手的明天眼前的你早已淚雙垂誰能夠為我們留住這片刻誰能夠為我們了斷這殘緣珍惜吧 這一刻  要愛得更多緊緊地擁抱你  因為明天要分手也許我應該該說抱歉 也許我們註定沒有緣也許我應該說聲再見 也許今後們很難再相見舊緣難了 喔~舊緣難了

廖晏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週證嚴法師說故事 - 身體力行 弘道行孝每週證嚴法師說故事 - 身體力行 弘道行孝在過去無量劫前的一個國家,有位真正奉慈守孝的年輕人,叫作睒。 他雖然年紀輕 輕,卻看透了人世間一切的道理──人的生老病死、 世間事物的生滅,都是變遷無常 的;他認為唯一不變的是,謹守佛、法、僧三寶的教誨, 以及對人慈愛、對父母盡 孝。他認為真正的「孝」,並不是給父母豐厚的物質享受, 而是讓父母也能聽聞真理,而 得到領悟。於是勸說父母與他一起在山林裏修行。 由於睒從小就很仁慈、對父母孝 順,因此他年邁又雙目失明的父母就答應了。於是, 一家人過著自給自足、安詳恬淡 的日子。一天,睒到河邊取水。正當他汲水完要站起來時, 被一支箭射中胸口,當下血流如 注;他大聲叫喊:「是什麼人?一箭殺害三個人的生命!」 原來是迦夷國國王出來打 獵,不慎誤傷了人,國王趕緊上前關心他的傷勢。睒不但沒有埋怨,而是心存孝念,擔心雙親日後沒有人扶養, 請求國王:「請您替我 向父母辭別,告訴他們這是無意的傷害,請他們好好照顧身體, 兒子再也無法盡孝 了。」國王對睒說:「我會儘量幫你療傷救命,也會關心你的父母。 」隨即前往探望 睒的父母。一行人來到睒的家,這對老夫妻一聽是國王駕到, 很親切地招呼入內請坐、拿出水果 招待,並說:「這是我兒子鋪的地,坐起來感覺很涼快; 這是我兒子採回來的水 果,味道很甜美;我兒子去取水,等一下就回來了……」 看得出父母的慈愛和兒子的孝 順。國王此時說明來意:「您們的兒子在河邊被我的箭射中, 傷勢非常嚴重。」老人家一 聽,難忍悲傷,請求國王帶他們去見兒子的最後一面。雙親雖然看不到倒在地上的兒子,卻用雙手撫摸著淌著鮮血的胸口, 向天呼喊:「神 啊!我的兒子心地善良,信奉三寶、大慈行孝。 如果您能體諒我兒子這片心是真誠 的,就讓他復活吧!」一時,帝釋、天人出現,對睒恭敬行禮:「您真的是一位『 守志奉道、廣慈行孝』的 賢人。」接著灌藥為睒療傷。看到這一幕,國王非常震撼!回去之後,下令全國人民信奉三寶, 學習睒的慈愛與孝 行。睒能夠體會人生真理、慈愛天地萬物、孝養父母,不僅自己修行, 還引導父母學 佛,這樣身體力行、弘道行孝,真正做到了佛陀說的「守志奉道, 其道甚 大。」志,就是志願;道,就是真理。我們要專心立志、堅守志向, 身體力行佛的教 育、體會人生的真理。

廖晏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布拉格印象布拉格的「伏爾他瓦河」上有一座遊人如織的「查理四世橋」。事隔8年追想布拉格,召喚回憶中的閃爍的影像,布拉格的美也一一重現...布拉格已經有太多人對它做了很多的描述,每個人對一個城市的旅遊印象都相當唯我,每一雙觀看的眼睛都會在心裡留下獨特的印記。我印象中的布拉格有一種特有的沉穩細緻之美,時間的岩層用緩慢的節奏堆疊出布拉格的歷史,無論歷經多少政權或遊客的來去,布拉格一直溫和靜謐的躺在伏爾他瓦河畔。布拉格在西元5世紀即具有城市雛形,屬於波西米地區〈Bohemi〉。查理四世橋上 有30尊聖者的雕像。其中的第8尊為「聖約翰像」,相傳摸了他會帶來幸運,而且以後還會重遊布拉格。漫步查理四世橋上,俯視伏爾他瓦河光影交織裡若隱若現的城市倒影,這般充滿幻想的動人景致,真的會讓人忘情的想把生命中的一部份留在這裡。布拉格號稱歐洲的「建築的博物館」,整個布拉格就像是為建築而建的城,分為「城堡區」、「高堡區」、「舊城區」、「新城區」和「小區」。它橫跨了10到20世紀歐洲的建築史,  往往一棟大樓的立面就涵蓋了羅馬式、哥德式、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新古典和新藝術的混合.....。布拉格又有一個美稱叫做「百塔之都」,遠眺布拉格,滿城尖聳入雲的塔樓讓布拉格充滿了不可思議的魅力,連俄國大文豪也說:「我們認識這個城市,還不是都從幾個頂尖的建築物開始」...舊城廣場上,市政廳牆面的「天文鐘」會整點報時。坐在遊人如織的「舊城廣場 」前,ㄧ邊喝咖啡、看人, ㄧ邊等著看「天文鐘」報時。天文鐘是1410年由米可拉希完成,1490年由鐘錶大師哈魯希〈Haanus〉重製,哈魯希把鐘完工後,市議會的官員怕他在別處又複製另ㄧ座鐘,所以就把他的眼睛刺瞎了。現在天文鐘內部機械是由揚‧塔玻爾斯基設計,他從1552年花了20年來完成。整點報時一開始,鐘塔頂端的兩扇門會打開,接著雞鳴和死神的鐘聲齊響揭開序幕。上端的門隨後開啟,由聖彼得帶著12門徒依序出現。最後,由雞鳴和象徵「死亡」的骷髏手拉鈴噹發出鈴聲做結束。隱喻每個人的ㄧ生,最後終將走向死亡。左上方的那組雕塑,拿鏡子的人象徵「虛榮」,右邊是象徵「貪婪」的猶太人。右上方的那組雕塑,象徵「死亡」的骷髏,右邊是象徵「慾望」的土耳其人。下方的黃道12宮「月曆鐘」,是約瑟夫‧馬內斯在1846年所繪。圓心是舊城的紋徽,內圈為12星座,外圈為12個月份該做的農事。 「布拉格古堡」是金氏世界記錄最大的古堡。古堡內有ㄧ座700年歷史的哥德式的「聖維特大教堂」〈St. Vitus〉。就像英國詩人菲力普‧拉金的描述「它就像是一艘巨型的螺旋船擱淺在城堡中央,四周圍繞著五顏六色如珊瑚礁般的巴洛克宮殿。」這座華麗的教堂從1344年查理四世時代開始興建,一直到1929年才完工。教堂裡有20世紀的彩色玻璃窗,其中的「慕夏之窗」是由捷克著名的畫家,慕夏所製作。慕夏﹝Alfons Mucha,1860-1939,捷克﹞是畫家也是珠寶、雕塑和室內設計家。他的作品屬於「新藝術派」〈Art Nouveau〉,「新藝術」源起於巴黎,在德奧稱為「分離派」,1890年風行於歐洲,1900起在布拉格造成很大的影響。慕夏多半以女人為主題,裝飾性強烈,花朵、葉片、圖騰和女人的長髮,經常出現在慕夏的作品中。「黃金巷」,是布拉格古堡的熱門的景點,原本是十七世紀ㄧ群幫國王煉金的術士聚居之地,後來逐漸沒落。現在是布拉格最富詩意的ㄧ條古老石徑小巷,相傳22號是卡夫卡的故居。卡夫卡曾經再這裡度過一段愉快的時光,在他的信件裡曾經描述「用門將這個世界鎖在外頭,...一走出門外,就踏入靜謐巷裡的積雪當中。」黃金巷的巷道寬約 兩 公尺 左右,屋子裡約 四坪 大小,很難想像以前裡頭住著人。現在黃金巷的每一戶都變成販賣商品的小店,卡夫卡的故居也變成一間小書店。離布拉格約四小時車程的「卡洛維瓦麗」〈Karlovy Vary〉,自古以來即是歐洲著名的溫泉療養地。自從1522年一份醫學報告證明「卡洛維瓦麗」的溫泉有療效之後,這裡就變成歐洲人的時尚旅遊地。「卡洛維瓦麗」的溫泉約有百來個,溫度約40度到60度左右,其中有12座溫泉具有療效,約含40種礦物質。不同溫度的溫泉,療效也不同。既然聲稱有療效,我們一行人就遵照旅遊書上的指示,買了當地特有的溫泉杯:喝喝走走,走走喝喝...彷彿自己化身為19世紀的貝多芬、蕭邦在溫泉迴廊裡悠閒的散步喝溫泉。 第一次覺得「邊走邊喝」居然可以這麼理直氣壯光明磊落。溫泉杯的把手上端打了一個洞,從路邊的溫泉水龍頭接了溫泉之後,就從這個吸管般小洞喝溫泉。在「卡洛維瓦麗」喝溫泉,是一次很奇妙的體驗,感覺好像在喝「煮玉米水」。喝溫泉時,別忘了還要配上像法蘭酥一樣的「溫泉薄餅」幫助消化。這是我們當晚住在「瑪麗安斯凱蘭澤」〈Marianske Lazne 〉的旅館,這個城市放眼望去都是17世紀巴洛克的建築樣式,市容看起來非常新。清晨在一大片綠地環繞的公園散步,感覺相當舒心快意。這個溫泉城從19世紀起,就是貴族們溫泉療養的度假聖地,托爾斯泰也是常客。這裡有ㄧ座1889年建的「圓頂溫泉迴廊」,就是前一張照片裡我買的溫泉杯左邊那個杯上的建築圖案。帶回和旅遊景點感覺密切的小物,就等於帶回了記憶,隨時看了都可以在腦海裡聆聽記憶的回聲, 就像米蘭昆德拉說的「生活,總是在他方」...

廖晏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夜霧- Valdez, Alaska再沒有更寧靜的相片了。 在這即將入夜的霧中。Valdez,阿拉斯加最南端的不凍港,有「阿拉斯加的瑞士」之稱。夜幕一吋吋自天際下墜,伴隨著的霧氣,山入睡了。  海寧靜了。  鳥歸巢了。 就連旅人的心,也甘心不漂泊了。我們到的季節,九月下旬,已經沒有往來的遊客船隻。港口就像準備進入冬眠。低低的起霧了,這陰陰的天。 但水的波紋還是細細的,流唱最後的晚安曲。 鳥兒,在這個環境中真的相當寧靜的飛過。本想要找一家好餐廳享受一下海鮮~ 但連店家好像也睡著。回頭看停車場另一端,真的很美。 為了讓山嵐入境,我打直了鏡頭。即將籠罩的雲霧山嵐,在屋頂浮著。我們過了橋,繞到港口對面回頭看看夜景。 那時我體會到甚麼是真正的寧靜。離開前,我忖測著,這寧靜的夜,也許會下著小雨。送大家這首韓國鋼琴作曲演奏家 Yiruma 的雨的印記(kiss the rain),享受寧靜的夜霧,細雨的親吻。 寧靜意境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o6ExplQlaY Yiruma 演奏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CSe66pWNmc願大家平安、喜樂、幸福。

廖晏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紫砂歷代名家(轉載)紫砂歷代名家(轉載)金沙僧:開基元祖金沙僧;正德年間人,因為他在宜興東南四十里金沙寺修行,所以尊稱金沙僧。他為人閑靜有致,曾與陶工相處而習得一手陶藝,當時可能茶葉正改為壺泡,遂築為胎規而圓之,再刳使中空,並出口、柄、蓋的,然後拿去陶穴燒成,為人使用。據傳金沙僧喜用紫砂泥壺,自然會有相當多的指紋留於壺上,此為鑒賞金沙僧壺的重要根據。但由於其作品並不署款,自無從認定有何傳器流之於世。至於也有人附會四大名壺的「無名壺」即為金沙僧所築,是否真實,則尚待察考。龔供春:明代四川參政吳頤山的家僮,隨侍主人到金沙寺讀書,因仿得老僧手藝,也習得一套本領,仍采築方法,指紋也隱現其上,作品款式不一,栗色闇闇,如古金鐵,據傳用來盛茶,不失原味,故名公巨卿高人墨士無不索尋供春壺見圖,傳世作品有失蓋的樹癭壺等。時朋(時鵬):繼龔供春後即萬曆年間的董翰、趙梁、元暢合稱四大名家,仍沿供春作壺之法。董翰之作著重纖巧新奇,其它三家則崇尚古雅拙樸。有水仙花六瓣方壺傳世。李茂林:名養心,善制小圓式及菊花八瓣壺,作品樸雅細緻,壺藝屬上乘。時大彬:號少山,時朋之子,明嘉靖至萬曆年間宜興紫砂名藝人。茗壺製作技藝傳至時大彬已較為成熟,大彬對茗壺造型、配泥、技法、鐫銘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詣。所制之壺初仿供春,落款為「大彬仿供春式」,敦樸妍雅,喜制大(高)壺,明清以來被推為壺藝正宗,後聞陳眉公品茶試茶之論,才改制小型壺,作品仍可發人逸遠之思,有提梁、僧帽、龍帶、蓮瓣、印包、玉蘭花瓣及開光、鼎足等款。李仲芳:李茂林之子,時大彬高足,凡仲芳之作被大彬賞識時,也會署題彬款,所以當時的人就稱「李大瓶、時大名」。有觚稜壺傳世。徐友泉:徐友泉原非陶藝中人,但因他的父親好大彬壺,遂特延致家塾。吳梅縣茗壺賦謂友泉「綜古今、極變化、技進乎道,集斯藝之大成」,對他推許備至。徐友泉所制壺式仿古尊諸器,泥色有海棠紅、硃砂紫、定窯白、冷金黃等傳世壺有三瓣三足式、三羊環耳梅花形、虎金亨式及異獸印包盒。歐正春:萬歷時人,師從時大彬,所制壺大多是花卉果物,做工精研。邵文金:萬歷時人,師從時大彬,仿漢方壺獨絕,有雙環耳瓶傳世。邵亨祥〔文金〕胞弟 邵亨裕〔文銀〕時大彬弟子---明末~清初年間 .大彬精制壺,而邵文銀兄弟獨得其秘,文銀所制壺皆以‘亨裕’署款,”陳信卿:萬歷時人,仿時大彬及李仲芳,作品有開光方壺等。陳子畦:崇禎年間人,以仿徐友泉最佳,有貼玉籃樹段壺、南瓜壺,並有水洗、水滴、殘荷湖蟹、瑞獸等傳世。陳鳴遠:號鶴峰、鶴屯、壺隱、石霞山人等,活躍於17世紀晚期至18世紀初的陳鳴遠,是繼時大彬後最偉大的宜興陶人,乃陳子畦之子。子畦以擅作蟲蛀殘葉見稱,其所做的南瓜壺兼具筋紋與自然的特色。鳴遠更將自然型茶壺提升到出神入化的境界,所以稱此期為自然型的主流。鳴遠的手法在徐友泉與沈子澈之間,而所制款識、書法雅健,勝過徐沈。作品兼具筋紋型、自然型、幾何型,壺杯瓶盒,清供果子,筆擱無所不制。傳世作品甚多。作品有《天雞壺》、《蓮蓬壺》、《梅樁壺》、《四足方壺》、《瓦菱壺》、等,傳世作品《南瓜壺》現藏於南京博物館。陳用卿:天啟崇禎間人,俗名陳三呆子。制工細緻豐美。有弦紋金錢如意壺。陳鴻壽:字子恭,號曼生,1768-1822,原籍浙江錢塘。擅長砂壺設計,書畫,是著名的「西冷八家」之一。嘉慶六年(1801年)任何淮安同知。詩、文、書、畫、皆以資勝。為溧陽知縣時,公餘時辨別砂質,創製砂壺新樣,設計壺樣十八式,請制陶名工楊彭年、楊鳳年兄妹,邵二泉等製造,然後由陳曼生及其幕客江聽香,高爽泉,郭頻迦、查梅史等銘刻書畫裝飾,世稱「曼生壺」。造型有石銚橫雲、井欄、合歡、卻月、半瓦、方山、瓜形、覆斗等式。陳曼生,酷嗜摩崖碑拓,所刻銘文篆、隸、行皆有,篆刻追蹤秦漢。曼生壺底部常用「阿曼陀室」、「桑連理館」印記,且有「彭年」二字小章,現有《瓦當壺》藏於上海博物館。陳仲美:明末人,好配壺土,造諸遠、塑大士像,無所不精;有束竹柴圓壺傳世。陳漢文:清雍正-乾隆年間制陶名藝人。承雲從:天啟崇禎間人,有桂花四瓣壺。徐次京:天啟崇禎間人,傳世品中獨不見壺,但有三足龜水滴及葫蘆瓜。惠孟臣:天啟崇禎間,荊溪人,所制大壺渾樸,小壺精妙、後世仿製者甚多。落款以竹刀劃款,蓋內有『永林』篆書,小印者為最精。有高身、梨形、鼓腹等小壺傳世。惠逸公:在本期年代末,也有名列「四大名壺」的「逸公壺」出現。惠逸公活躍於18世紀,制壺成就及工巧一類與孟臣不相伯仲,兩人均屬小壺傳統,故世稱「二惠」,然孟臣製品渾樸精巧俱備,逸公則長於工巧,而渾樸稍遜。大體而言,此期除了陳鳴遠的自然型茶壺最具特色外,其它各型仍甚為流行,尤其是幾何型。此乃因為當時對茶壺外觀頗為注重表面紋飾,有用貼花、印花或雕玲瓏的手法,或上釉彩,甚至漆也上了,而這些紋飾都需要平滑的表面來加工,自然就以方型或圓型的簡單幾何型最受歡迎了。但一般看來,此期的幾何作品較無法與第三期的陳曼生相抗衡了。袁郁龍:清康熙雍正年間制陶名藝人,有《素身扁壺》傳世。金士恆:清雍正-乾隆年間制陶名藝人。許龍文:清雍正時制陶名藝人。陳漢文:清雍正-乾隆年間制陶名藝人。范章恩:字迪恩,清雍正-乾隆年間制陶名藝人。王友蘭:清順治-康熙年間制陶名藝人。鄭寧候:清康熙年間制陶名藝人。華鳳翔:清康熙至雍正年間人,善仿古,所制壺精雅而不失古樸風味,兼長紫砂爐均,所制仿漢方壺精美絕佳,多上均釉,巧妙而不纖,工而能樸,款識以方章[荊溪華鳳翔制]落之。潘大和:清乾隆-嘉慶年間制陶名藝人。范莊農家:有《果銘竹節壺》及《仿曼生紫泥大壺》傳世。味清老人:崇禎年間人,有松幹筆筒。壺癡  :疑為明末清初人,有《加彩印包壺》傳世。元茂  :有磨光《束腰孟臣小壺》、《捷普玉蘭》、《素身大壺》傳世。許伯俊:有《直身提梁大方壺》傳世。繼長  :有《漢方壺》傳世。徐飛龍:有《漢方壺》傳世。漢珍  :有《粉彩山水竹節壺》傳世。王南林:有《素身圓清壺》傳世。陽友蘭:有《銘刻鐘形環帶壺》傳世。楊履乾:有《坭繪山水圓壺》傳世。萼圃  :有《折腰孟臣壺》傳世。楊彭年:字式泉,號大鵬。清嘉慶年間制砂壺名藝人。以時大彬的手捏遺法,制紫砂壺,而不採用乾隆時的分段模子銜合法。嘉慶年間陳曼生作宰宜興,創製新樣,楊彭年為之制壺。彭年與多人合作,故所制之大壺多為雙款,傳世品很多。現有《鍾式壺》藏於上海博物館。楊鳳年:清嘉慶年間制壺名藝人,荊溪人,一說浙江桐鄉人,楊彭年之妹。構思巧妙,浮雕精美,可與其兄媲美,是歷來公認最有名望的制砂壺女藝人,傳世作品較多,所制《風捲葵壺》造型典雅,製作工巧,用名貴的天青泥製成,紫檀色中微泛藍,精美內含,溫潤如玉。《竹段壺》呈紫色,沉著穩重,壺體為毛竹段形,嘴、蓋、把,均以竹枝、竹葉裝飾,比例勻稱,疏密合度,工藝精巧,為壺中佳品,現藏於宜興陶瓷博物館。盧占延:號木道老人,為民國初陶人,出生於福建永安。解放後被國家評為特級手拉壺大師,在朱泥器中享有極高聲望!據雲裘桂林、張德海等曾在他門下學藝!瞿應紹:字子治,號日壺、瞿甫、老治、陛春、自號茶公,嘉慶至道光年間人,尤好篆刻。葛子厚:清嘉慶時制陶名藝人。有《梨形孟臣壺》傳世。楊寶年:葆年,字公壽。清嘉慶-道光年間制陶名藝人。邵大赦:亦名赦大。清道光時制陶名藝人。吳玉亭:字竹溪。清道光年間制陶名藝人。邵景南:號留佩主人。清道光年間制陶名藝人。申錫 :字子胎,清道光-咸豐年間制陶名藝人。善用白泥,清代宜興壺藝的後起之秀,壺底用款「茶熟香溫者帝元」。曾和楊彭年,瞿子治合作創製作品。蔣德林:字萬泉。清道光-同治年間制陶名藝人。據光緒《宜興縣志》記載:德休「百藝極精,凡茗壺、花盆、杯盤及一切書案陳設器具,色色工致,為一時之冠」。何心舟:清道光-同治年間制陶名藝人。王東石:清道光-同治年間制陶名藝人。師蠡閣:清同治-光緒年間人,有《刻花折腰扁壺》傳世。范鼎甫:清咸豐-同治年間制陶名藝人。文旦  :資料不祥古蓮子:資料不祥礦成  :資料不祥鄧奎 :字符生,清道光前後人,瞿子冶的朋友,與紫砂藝人合作,自己設計監製紫砂壺,自撰銘文,或刻花、竹,壺底用印「符生鄧奎監造」。梅調鼎:字友竹,字赧翁。清代道光、咸豐年間人。工書法,在紫砂壺上刻書畫,自成一派。潘虔榮:字壺軒,清代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年間制壺藝人。邵梭根:清代嘉慶、道光年間制壺藝人。邵維新:清道光、同治制壺藝人。史維高:清代乾隆、嘉慶年間制壺藝人。楊季初:清代乾隆、嘉慶年間壺藝家。朱堅 :字石某(石梅),清代嘉慶、道光年間人。擅長金石書畫,是略晚於陳鴻壽與楊彭年合作的文人。他的裝飾書畫格調高雅,金石韻味濃厚,刀法遒勁。趙松亭:曾用名支泉,藝名東溪。宜興蜀山川埠上袁村人,清末民初制壺藝人,實業家。瞿子冶:清·道光、同治年間人陳伯芳:暫無資料朱石梅:暫無資料邵行然:暫無資料范勤芬:清末民初宜興紫砂藝人。工治砂壺。鎮江文物商店藏有「范勤芬折腰壺」一具,紫赭泥。壺身上部,呈內弧線,形成高頸、小口;下部呈外弧線,形成碗狀圜底。半球形小蓋,菌鈕,一彎流,耳形把。底鐫「范勤芬造」草篆款。通高11.5、口徑3.5公分。張春芬:清末民初宜興紫砂藝人。精於製作花色壺。鎮江文物商店藏有「張春芬藕形壺」一具,以一大藕作壺身,小藕作流,荷梗作把,荷葉作蓋,荷花作飾,構思奇巧,塑造工致。底鈐「張春芬制」篆書印。通高10.5公分。吳大澂:(1835-1902),江蘇吳縣人。初名大淳(以避清同治帝穆宗載淳諱改今名),字止敬,又字清卿,號恆軒、白雲山樵、白雲病叟、頌軒、鄭龕、二田居士,晚號?齋,室名二十八將軍印齋、二舊居、十二金符齋、十六金符齋、十圭山房、十將軍印齋、十銅鼓齋、八虎符齋、三百古?齋、千?齋、五十八璧六十四琮七十二圭精舍、止敬(堂)、雙領居、雙罌軒、玉佛龕、玉琯山房、龍節虎符館(又稱龍節虎符之館,刻有印章)、白雲山館、漢石經室、百二長生館、百宋陶齋、師籀堂、兩壺盦、兩秦鼎室、寶六瑞齋、寶秦權齋、梅竹雙清館、瑞芝堂、辟雍明堂鏡室、瑤琴仙館、鏡室、簠齋、攀古樓。同治初客瀘,入萍花社書畫會。少從陳碩甫學篆書,中年後又參加古籀文,益精工。為著名金石考古家、文字學家。在晚清的紫砂壺史中,吳大澂聘黃玉麟及其他人,為其做壺,史料中常提起,較為可信。但像《陽羨砂壺考》云:「碧山壺館藏?齋紫砂大壺一柄……,考甲午年清卿任台灣巡撫……。」今人仍引用:「此壺制於甲午(1894)年,正當吳大澂任台灣巡撫,師敗於日本之年,或如張虹謂,「紀之以寄概」。(見《宜興紫砂珍賞》顧景舟主編,頁149,三聯書店有限公司出版,1992,香港)可信程度就不那麼大了。關於吳大澂事蹟,國內有多種書籍刊載,其中包括《清史稿》,但均不完整。原上海圖書館館長顧廷龍先生著有《吳?齋先生年譜》一書,惜至今未能讀到。至於吳大澂有沒有做過台灣巡撫,我所見到的一些資料,均未提到。至於吳大澂何時參與紫砂壺事,聘黃玉麟及其他人為其做壺,可從現存的紫砂壺傳器中帶有確切紀年款的茗壺中尋找答案。汪淮 :字小海,一字禺義,清乾隆至嘉慶年間人,能書善詩,所製茗壺精雅渾厚,書法端正,傳器稀少。楊繼光:清雍正至乾隆年間人,所制壺以宮廷風格為裝飾手法,善制宮廷御器,泥料配合恰當,以用色稱許,工藝精巧,傳器稀少。江案卿:清咸豐至民國初年間人,制工樸素,工藝精簡,為一紫砂名匠,所傳壺器不多,一[牛輒表現出淳樸農家的喜悅,工藝成熟,以一[案卿]方章為款識。一作  :(1823-1890)字子壽,貴州貴築(今貴陽)人。清代道光二十七年(1847)進士,官江蘇布政使,一說為湖北布政使。生平以整飭風紀,扶植士類為己任。,嘗掌教保定蓮池書院,成就大眾。父輔辰,亦道光進士,官至鳳邠道。子國瑾,官翰林院編修。世傳家學,代有藏書。彭年好繪事,工花卉。嗜茗飲,嘗定制宜興砂壺。蔡寒瓊嘗見「白坭小方壺」一持,底鈐「彭年」二字篆書方印,蓋內鈐「子壽」二字隸書小長方印。彭年纂修《畿輔通志》,有《陶樓集》。卒年六十七,一作六十八。周永福:清道光至同治年間人,善學大亨手法,但無可擬似,所制壺多方圓類,傳器一[白泥扁壺],此壺工細工整,蓋內一[永福]印章,亦善制鵝蛋形壺。蔣禎祥:清同治至民國初年間人,為當時紫砂陶藝家,善制花果類壺,以菊瓣壺型居優,於壺底瓣周圍提字為落款,其中以紅泥壺較多,工藝技巧細膩,巧妙的塑造出壺的美,然其傳器少,如《菊瓣壺》,底題詩並落禎祥。吳月亭:暫無資料謙六 :書冊查無此人,但其制潘壺頗佳。曾見一器,其款識為陰文楷書「謙六」無邊印,製器胎身光潔土釉甚佳,胎身摻粗黃熟料。器身稍稍重一些,但順手。王東石:清道光至同治年間人,制壺善仿古,刻工精細,制壺監刻銘,技藝之巧,匠心獨具,當時文人雅士善與其配合制壺,所傳壺器多且精,如一[東坡提梁壺],型式藝全,設計的恰到好處,壺身由山民刻銘!陳介溪:清康熙至雍正年間人,傳善仿古,尤以蓋工稱絕,史未見其傳器。潘仕成:據《陽羨砂壺圖考》記載,潘仕成字德會,為清道光廣東番禺人。潘氏家傳素嗜飲茶,便在宜興訂製專屬砂壺,一則自用,一則往還饋贈。潘氏訂製的砂壺形制固定,且慣於將印款落於蓋沿之上,壺底及他處反而不落款。所用印款均為陽文篆字「潘」字印。由於潘氏聲名遠播,世人乃將此一形制稱為「潘壺」,且落款方式大抵遵循前例,偶有見楷書無印邊者,或以鐵刃陰刻者,亦有將陶人名印鈐於蓋內者。潘壺的形制發展至今,大體可分為三種,壺腹作扁柿形者,曰「矮潘」;器身稍高,近扁球形曰「中潘」﹔器身高,近梨形者,是為「高潘」。潘壺一般為閩南人家泡工夫茶用,但據當地鄉人表示,潘仕成祖籍莆田一地,因以潘氏為榮,在女兒出嫁時必以一潘壺為嫁妝,希望在夫家相夫教子,能像潘仕成般的榮華富貴。所以多要求為宜興潘壺,絕少用土產的汕頭壺。通常這種隨嫁的潘壺並不一定用作泡茶,也有置於梳妝台裝發油之用,且女主人百年之後,多作為陪葬物,以示對娘家養育的感念之意。陳光明:清道光至民國初年間人,字潤賢,自幼僑居宜興蜀山,善制紫砂玩器,所製品以花果類小品雜項居多,如豆,核桃及柿子等等,製作細巧玲瓏,幾可亂真,色形優異,美妙絕倫,而所制壺器至今流傳甚少,以一[三辦菱形壺]為例,該壺泥粗紫砂,工整化一,壺底一陳光明章,[光明]小印。陸思亭:清初陶人,生卒不詳。在朱泥器中,孟臣、逸公、君德、思亭家原皆為清季制壺好手,也正因其名聲大,先後為後世陶人藉名,成為宜興朱泥小壺的代名詞,其中君德、思亭更成為特定形制的名稱。邵基祖:清雍正至乾隆年間人,傳其制壺精雅,體堅質淨稱著,亦以粉彩技術稱長。邵聖和:系清乾隆時期的制壺好手,嘗見一持朱泥小壺,蓋內同刻「聖和」陰文楷字,底鈐「大清乾隆年制」。拙著《荊溪紫砂器》收有榴山款朱泥壺,底款:榴山,蓋款:聖和。此壺式度甚佳,惜出土時壺蓋已碎為兩瓣。全器純以打身筒成形,壺身微皺綿密,正所謂「無皺不朱」。底款鐫有「榴山」,蓋款「聖和」,俱以三刀法刻就,刀工爽利,入刀處尤其精采,刀刀精嚴,卻又筆意延綿,誠為朱泥款識中,難得一見的佳作。若依朱泥壺落款慣例研判:壺底的榴山者,應該是訂燒的文人或顯貴。邵陸大:清末民初宜興紫砂藝人。工治砂壺。宜興紫砂工藝廠藏有「漢君壺」一具,邵陸大制壺,於右任書。淡紫泥,製作周正,工整質樸,壺身鐫︰「漢文先生,右任」六字行楷。通高8.1、口徑6.6公分。《宜興紫砂》一書有著錄。邵亨裕:疑與萬曆年間名壺手邵蓋同為一家人,另有邵元發者,亦可能為同一族。邵盤珍:有《鼓腹孟臣小壺》傳世。方曾三:清順治至雍正年間人,所制壺古樸渾成,敦雅絕妙,堅致不俗,以光貨居多,所傳壺器罕少,如一[矮四方壺],該壺四方端正,堅瘦工整,底為方氏篆字落款,書法有晉唐風格,此人之壺極為罕見,土胎之風化及顆粒變化相當嚴重,罕見。張懷仁:清雍正至乾隆年間人,傳家貧以制壺為業!裘桂林:朱泥壺的制壺大師,代表作品有《俘虜》《真身》,所制之壺,無不精美,曾在盧占延(見上)門下學藝!張德海:福建制壺名家,代表作品有《六柏》,與裘桂林是同們師兄弟!柏原 :未見史載,嘗見一出土小壺款識為「荊溪邵柏原制」因知其姓邵,觀其傳器風格,應系清初製器好手。所見傳器形制多變,風格敦古樸厚,所刻款文亦多雅致。署款格式有先鈐橢圓小章「荊溪」於右上首,左下方鈐「柏原」篆字陽文方章(如此器);亦有於壺底正中鈐上「荊溪邵柏原制」六字陽文篆印者;亦有鈐「柏原」篆字長印於詩文右上首者;亦有純以鋼刀陰刻「柏原」兩字楷書者。傳器紫砂、朱泥、段砂皆有所制,尤以朱泥為夥。拙著《荊溪紫砂器》收有修五款朱泥壺,底款︰雪松軒玩 柏原,牆款︰修五。柏原製器,常見不拘泥於傳統古式的形制,常有令人意料之外的驚喜。此器底鐫「雪松軒玩 柏原」,牆款為「修五」,款書閑雅,刀工簡潔流暢,散發著濃冽的文人氣息。汪生義:汪生義是老輩制壺高手。據雲,吳雲根、朱可心曾在他門下學藝。師蠡閣:同治、光緒間人,有刻花折腰扁壺。漢珍有:粉彩山水竹節壺之作。王南林:乾隆時人,有素身圓清壺之作。陽友蘭:與王南林同時,有刻銘鍾形環帶壺。任淦庭:(1889一1968),又名干庭,字缶碩,號漱石、石溪、聾人、大聾、左民,15歲時。師從盧蘭芳學習書畫陶刻,滿師後在吳德盛陶器店專事紫砂雕刻。1955年參加宜興蜀山陶業生產合作社(宜興紫砂工藝廠前身)。1956年因其陶刻技藝高超,被江蘇省人民政府任命為紫砂工藝「技術輔導」,1957年赴北京參加「全國工藝美術藝人代表大會」,1959年出席全國群英會。他的作品曾被送往歐洲國家展出,部分作品被南京博物院收藏。任淦庭陶刻刀法瀟灑飄逸,作品畫面書卷氣濃郁而自成風格。他以師傳徒的形式,培養了一大批紫砂陶刻的出眾人才,對紫砂陶刻技藝的承、傳和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他的弟子及受他指導過的學生眾多,其中徐秀棠、譚泉海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鮑志強為中國陶瓷藝術大師;鮑仲梅為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毛國強、沈漢生為江蘇省工藝美術名人。作品有:雲龍瓶。吳雲根:(1892-1969年),字芝萊,宜興蜀山人。14歲拜清末紫砂名家汪春榮(生義)為師,與壺藝大師朱可心、壺藝名家汪寶根為同門師兄弟。1915年,吳雲根與李寶珍、楊阿時、江案卿遠赴山西平定陶廠任技師,為宜興紫砂推向全國做出過貢獻。1929年吳雲根任中央大學陶瓷科技師。20世紀30年代,任宜興中學窯業科技師。建國後,任蜀山陶業合作社五六屆技術輔導員,為1956年底江蘇省政府任命的七大紫砂名藝人之一。其最傑出的弟子呂堯臣現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吳震為江蘇省工藝美術名人,何挺初、葛明仙、程輝等弟子皆為高級工藝師。吳雲根一生待人謙和大度,德藝俱佳。壺藝大師朱可心是吳雲根的師弟,民國初年,朱可心剛出師不久,而吳雲根已是應聘技師了。吳雲根對朱可心多方推薦、處處提攜的感人故事,在紫砂界傳為佳話。吳雲根一生作風樸實穩重,技藝高超,其紫砂作品構思奇妙,享有"出神入化"的美譽。傳器以竹子、提梁和瓜形壺為主,多以雙色泥料來表現主題。作品多次被選送到國內外參展。吳雲根的傳器有20世紀30年代製作的《雙色扁柿壺》、40年代製作的《綠泥線雲壺》、50年代製作的《雙色竹段壺》、《觚菱提梁壺》、《竹節提梁壺》、《線扁》等。朱可心:(1904—1986),原名朱凱長,江蘇宜興蜀山人,生前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江蘇省分會會員。朱可心14歲拜汪生義為師,開始紫砂壺藝生涯,出道後,壺藝即露鋒芒。1931年受聘於江蘇省立宜興陶瓷職業學校窯工科任教員。1932年創作的《雲龍鼎》參加美國芝加哥博覽會榮獲「特級優獎」;1953年12月參加文化部舉辦的「全國民間藝人觀摹大會」,並在中央美院進行技術表演;1954年夏季朱可心參加中央美院華東分院民間美術工藝研究班,系統學習了美術理論,1956年被江蘇省人民政府任命為紫砂工藝「技術輔導」。1959年帶領弟子汪寅仙為南京博物院成功複製藏品國家一級文物「明代《聖思桃杯》」,同年參加北京故宮博物院舉辦的世界陶瓷展覽會,其作品《松鼠葡萄壺》、《松、竹、梅三友壺》同獲博覽會一等獎。朱可心擅長塑器造型,尤以龍、雲、松、竹、梅等題材創作的茶具為最,古中見新,別具一格,形成了獨特的藝術流派。主要代表作品還有:《報春壺》、《詠梅壺》、《彩蝶壺》、《雲肩如意壺》、《雲龍壺》、《松鼠葡萄壺》等。朱可心培養了一大批優秀技藝骨幹,為紫砂工藝的繼承、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他的弟子甚眾,桃李芬芳,堪稱一代宗師。弟子汪寅仙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潘春芳為南京藝術學院教授,許成權、謝曼倫、范洪泉為江蘇省工藝美術名人。顧景舟:(1915一1996),原名景洲,江蘇宜興川埠上袁村人,生前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紫砂界尊稱為當代「壺藝泰斗」。18歲時隨祖母邵氏學習制壺,練就了一手紮實的制壺基本功,出道時壺藝就嶄露頭角,25—28歲時受聘子上海「郎氏藝苑」及「標準公司」專事仿製歷代紫砂名作,悉心領悟古人名匠的精華,並以製作嚴謹而聞名。1954年進宜興蜀山陶業生產合作社(宜興紫砂王藝廠前身),1956年被江蘇省人民政府任命為紫砂工藝「技術輔導」。他致力於研究紫砂壺造型與美學,使許多前人作品在他手中至臻完美,他的壺藝尤擅素器光貨,並以造型簡潔明快、得體大方、線條剛柔相濟、舒展順暢且具書卷氣息而獨樹一幟。他早年曾用藝名:「武陵逸人」、「荊南山樵」、「曼晞」、「瘦萍」、「壺叟」、「老萍」。其代表作品有:《提璧茶具》、《上新橋壺》、《雲肩三足鼎》、《大彬僧帽壺》、《石瓢壺》、《仿古壺》、《鷓鴣提梁壺》、《井欄壺》、《仿古如意壺》等等。顧景舟培養了一大批紫砂技藝的精英人才,對紫砂藝術的繼承、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他的弟子及指導過的學生眾多:徐漢棠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李昌鴻、周桂珍為中國陶瓷藝術大師;顧紹培為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吳震、沈遽華、潘持平為江蘇省工藝美術名人。他的弟子原宜興紫砂工藝廠廠長高海庚於1985年英年早逝,他對紫砂事業和紫砂藝術的發展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高海庚:(1939—1985),江蘇宜興人,生前系宜興紫砂工藝廠廠長。進廠後先師從老藝人吳雲根學藝,後轉顧景舟門下,並成為「泰斗」的得意弟子之一。他曾設計創作了許多紫砂壺藝新品,《集玉壺》成為公認的經典傑作,他雖因病英年早逝,但他為紫砂藝術、紫砂事業的發展所作的努力和貢獻是眾口界碑的。.

廖晏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家捐血中心生意好好這家捐血中心生意好好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捷運都會公園站一下捷運就可捐血了所以小燕捐血快五十次了不知道這輩子可不可以捐到一百次被表揚

廖晏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拼布教學&分享--裁縫 拼布 [ 動物系列 虎貓咪H] 壁飾 手縫 機縫 紙型分享 ~~~~ ⊙⊙~*再次說明.分享目的是謝絕商用..純粹是愛好手作朋友ㄉ福利...並不是做為營利所用..這樣失去分享ㄉ目地ㄛ.. 看...像不像 虎貓.

廖晏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拼布教學&分享--裁縫 拼布 [ 動物系列 紳士貓G] 杯墊 壁飾 手縫 機縫 紙型分享 ~~~~ ⊙⊙~*再次說明.分享目的是謝絕商用..純粹是愛好手作朋友ㄉ福利...並不是做為營利所用..這樣失去分享ㄉ目地ㄛ..  瞧..紳士貓..

廖晏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拼布教學&分享--裁縫 拼布 [ 動物系列 可愛貓F] 杯墊 壁飾 手縫 機縫 紙型分享 ~~~~ ⊙⊙~*再次說明.分享目的是謝絕商用..純粹是愛好手作朋友ㄉ福利...並不是做為營利所用..這樣失去分享ㄉ目地ㄛ..  簡單..很適合初級者..愛心是立體ㄉ.來再綁ㄉ蝴蝶結.甜蜜一家貓

廖晏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拼布教學&分享--裁縫 拼布 [ 動物系列 愛心貓E] 杯墊 壁飾 手縫 機縫 紙型分享 ~~~~ ⊙⊙~*再次說明.分享目的是謝絕商用..純粹是愛好手作朋友ㄉ福利...並不是做為營利所用..這樣失去分享ㄉ目地ㄛ.. 注意看...尾巴是大S..再加上蝴蝶結.我怎麼看覺得貓咪好像再沉思呢

廖晏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拼布教學&分享--裁縫 拼布 [ 動物系列 貓娃娃D] 杯墊 壁飾 手縫 機縫 紙型分享 ~~~~ ⊙⊙~*再次說明.分享目的是謝絕商用..純粹是愛好手作朋友ㄉ福利...並不是做為營利所用..這樣失去分享ㄉ目地ㄛ..看..多Q還有貓和魚ㄉ刺繡ㄛ..簡單好做..

廖晏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卡拉ok時間----畫眉  我以前不知道「潘麗麗」這個名字,十幾年前偶然聽到【畫眉】這首歌,就深深的被詞曲與歌聲迷住了!才注意到這位歌仔戲花旦出身的歌手。當時我還特地跑了兩家唱片行,把架上的潘麗麗專輯買光,送給親友分享這張極為難得的專輯。也因為很喜歡潘麗麗的歌聲,所以會去注意她的新聞,知道夫妻分隔兩地的奮鬥故事,為之深受感動。在【畫眉】這張專輯裡,路寒袖做詞的【思念兩千公尺】這首歌,就是描述他夫妻倆分隔兩地的心情。  上禮拜看到新聞報導,在南韓舉辦的第三屆首爾電視節,潘麗麗以「艾草」這部戲,奪下最佳女主角獎,心理真是為他高興!但沒想到是,昨天看到的新聞,卻是潘麗麗夫妻簽字離婚了!  想起以前在中橫合歡山路段開車,看山看雲,邊聽著潘麗麗的歌聲:雲為山咧畫目眉有時淺淺有時厚厚雲雖然定定真賢走山永遠佇遐咧等待啊 兩的註定作伙到老  唉,現在回想起來,真是感慨萬分啊!潘麗麗個人網頁 http://www.panlili.com/music.htmyoutube潘麗麗的畫眉 http://tw.youtube.com/watch?v=m_FgsfdOuc8 前夫連劈兩女 潘麗麗黯然放手更新日期:2008/11/27 07:50 記者趙大智/台北報導潘麗麗今年8月18日跟前夫楊瑞義簽字離婚,結束18年聚少離多的婚姻。據親近友人透露,楊瑞義從去年到今年共劈腿兩女,第一個是埔里的保險員,三方談判當天,楊家親人也在場,那女的一見潘麗麗就喊:「大姊,妳希望楊先生怎麼做,我就完全配合!」潘麗麗冷冷問她:「小姐,我只想問妳,妳會真心真意陪他走完下半輩子,一生一世都愛他嗎?」兩人你來我往半天,那女的突然抓狂:「對,我會永遠愛他,那我可以走了嗎?」第二個是梨山的公務員,才26歲,今年8月9日晚上9點多,潘麗麗直接殺到梨山,支開楊瑞義後,發現第三者躲在閣樓,最後三方再度面對面。老公第一段外遇結束後,潘麗麗為了家庭圓滿,曾真心原諒他,今年元旦全家還出遊,在朋友面前扮恩愛,但今年8月又來一個,潘麗麗心力交瘁,決定離婚,離婚後前夫一年會付35萬教育費,但她還是要努力賺錢。

廖晏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七帶勾之二  這隻龍勾形體修長,勾尾微翹,可說是在流線性曲線中見穩重,感覺有幾分大氣。  勾頭的龍眼微凸,眉毛浮起往後方蓋住耳朵上沿,並飾以陰線。額後有角,往兩邊分叉,角下及耳後有陰線,表示出毛髮。龍嘴張開,鏤空雕出舌頭。  以龍頭的形狀來看,應是介於元明之間的帶勾。長12.65公分。  這七隻帶勾故事請參考:http://tw.myblog.yahoo.com/jw!SfTxqp2YERNr2tU.mC.nsKARWQ--/article?mid=83&prev=300&l=f&fid=13

廖晏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七帶勾之一  這是一組七支帶勾裡最大的一隻,長13公分。   這隻帶勾的型式很少見,龍頭是利用糖色部分巧雕,龍眼微凸,但不是明中期龍眼代表性的那種高凸,而且凸眼中間刻一道橫陰線表示是瞳孔。勾身飾以淺浮雕雲紋,勾尾回捲,兩邊側面飾以兩道弧形凹槽。勾身紋飾風格常見於明代玉器上,所以推測這隻帶勾也是明代的。  這七隻帶勾故事請參考:http://tw.myblog.yahoo.com/jw!SfTxqp2YERNr2tU.mC.nsKARWQ--/article?mid=83&prev=300&l=f&fid=13

廖晏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紅翡龍勾  這隻龍勾質地是產於緬甸,俗稱「翡翠」的硬玉,不是新疆的紅皮和闐玉,龍頭與勾身腹部上段都是「紅翡」質地,全器只有紅色與白底,沒有可稱為「翠」的綠色。龍頭看起來有點卡通圖案的味道,像是迪士尼卡通「花木蘭」裡的「木須龍」,尤其眼睛看起來像水泡眼,呵呵,這隻龍不是沒睡飽,就是年紀大了,眼睛才會長這樣。

廖晏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採紅菱我們倆划著船兒採紅菱呀採紅菱得呀得郎有心得呀得妹有情就好像兩角菱 從來不分離.....   划船型式的玉器常見到,我自己也收了幾件,但一直搞不清楚這類玉器是什麼意思?但看到了總會想到「採紅菱」這首歌,郎情妹意的;還是「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又或是「同舟共渡」的意思啊?算啦,她們划船划得開心,我可不想為這問題傷腦筋。

廖晏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測試你的手機號是凶是吉再將所得出的小數位乘以80,就得出一個吉凶數位, 例如 你的手機號最後4位是1234 那1234除80=15.425 舍去整數位元 15.425=0.425 然後 0.425乘80=34 結果就是這個,34號! 吉凶數位   解釋 批註 1 大展鴻圖.可獲成功  吉 2 一盛一衰.勞而無功  凶 3 蒸蒸日上.百事順遂  吉 4 坎坷前途.苦難折磨  凶 5 生意欣榮.名利雙收  吉 6 天降幸運.可成大功  吉 7 和氣致祥.必獲成功  吉 8 貫徹志望.成功可期  吉 9 獨營無力.財利無望  凶 10 空費心力.徒勞無功 凶 11 穩健著實.必得人望 吉 12 薄弱無力.謀事難成 凶 13 天賦吉運.能得人望 吉 14 是成是敗.惟靠堅毅 凶 15 大事成就.一定興隆 吉 16 成就大業.名利雙收 吉 17 有貴人助.可得成功 吉 18 順利昌隆.百事亨通 吉 19 內外不合.障礙重重 凶 20 曆盡艱難.焦心憂勞 凶 21 專心經營.善用智慧 吉 22 懷才不遇.事不如意 凶 23 名顯四方.終成大業 吉 24 須靠自力.能奏大功 吉 25 天時地利.再得人格 吉 26 波瀾起伏.淩駕萬難 凶 27 一盛一衰.可守成功 凶帶吉 28 魚臨旱地,難逃惡運,此數大凶,不如更名凶 29 青雲直上.才略奏功  吉 30 吉凶參半.得失相伴  凶 31 名利雙收.大業成就  吉 32 池中之龍.成功可望  吉 33 智慧慎始.必可昌隆  吉 34 災難不絕.難望成功  凶 35 中吉之數.進退保守  吉 36 波瀾重疊.常陷窮困  凶 37 逢凶化吉.風調雨順  吉 38 名雖可得.利則難獲  凶帶吉 39 光明坦途.指日可待  吉 40 一盛一衰.浮沈不定  吉帶凶 41 天賦吉運.前途無限  吉 42 事業不專.十九不成  吉帶凶 43 忍耐自重.轉凶?吉  吉帶凶 44 事難遂願.貪功好進  凶 45 綠葉發枝.一舉成名  吉 46 坎坷不平.艱難重重  凶 47 有貴人助.可成大業  吉 48 名利俱全.繁榮富貴  吉 49 遇吉則吉.遇凶則凶  凶 50 吉凶互見.一成一敗  吉帶凶 51 一盛一衰.浮沈不常  吉帶凶 52 雨過天青.即獲成功  吉 53 盛衰參半.先吉後凶  吉帶凶 54 雖傾全力.難望成功  凶 55 外觀隆昌.內隱禍患  吉帶凶 56 事與願違.終難成功  凶 57 努力經營.時來運轉  吉 58 浮沈多端.始凶終吉  凶帶吉 59 遇事猶疑.難望成事  凶 60 心迷意亂.難定方針  凶 61 雲遮半月.百隱風波  吉帶凶 62 煩悶懊惱.事事難展  凶 63 萬物化育.繁榮之象  吉 64 十九不成.徒勞無功  凶 65 吉運自來.能享盛名  吉 66 內外不和.信用缺乏  凶 67 事事如意.富貴自來  吉 68 不失先機.可望成功  吉 69 動搖不安.常陷逆境  凶 70 慘澹經營.難免貧困  凶 71 吉凶參半.惟賴勇氣  吉帶凶 72 得而複失.難以安順  凶 73 安樂自來.自然吉祥  吉 74 難望成功  凶 75 吉中帶凶.進不如守  吉帶凶 76 此數大凶.破?之象  凶 77 先苦後甘.不致失敗  吉帶凶 78 有得有失.華而不實  吉帶凶 79 前途無光.希望不大  凶

廖晏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透明文章框 <p align=center><embed src="http://img4.imageshack.us/img4/2377/9171.swf"width="430" height="560" FlashVars="aa=第一段文章#第二段文章#第三段文章,加[井]字可無限分段" quality="high"wmode="transparent"></embed>

廖晏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簡潔系公告欄?屬於我們歡迎喜歡的朋友打包回家~?掛件說明?寬高為160x260<embed src="http://img259.imageshack.us/img259/3633/tx5.swf" width="160" height="260" flashvars="go=第一段話#第二段話#第三段話" quality="high" wmode="transparent"></embed>

廖晏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情人節精選系列 <p align=center><embed src=http://img220.imageshack.us/img220/7518/29213046dx5.swf width=440 height=45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flashvars="kx=輸入文字" wmode="transparent"></p>

廖晏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